利用昆蟲趨光性一直是農業害蟲防治的一種手段,也是無公害防治技術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現在市場上的殺蟲燈具一般都是利用昆蟲對紫黑光的趨性原理,進行誘殺。但這類燈具對昆蟲選擇性差,在殺傷害蟲的同時,會對天敵和非目標昆蟲產生一定程度的殺傷,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
早在1949年起,日本就開始禁用紫外殺蟲燈,1990年起在設施作物和園藝作物中大規模使用黃色燈。目前,黃色燈在日本設施農業和園藝農業生產中防治蛾類害蟲的應用越來越普及,且日本農業技術支援中心對黃色燈在蔬菜田間的防蛾效果開展了4年的試驗調查,發現黃色燈對夜出型蛾類具有有效的抑制效果,并顯著減少了農藥在蔬菜栽培過程中的使用量。
鑒于日本大面積推廣的黃色燈防治效果顯著,且對非目標昆蟲的殺傷小,可以很好地保護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和諧,我國研究者也開始對黃色燈在農業害蟲防治中的應用進行了相關研究。
2004年以來,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武予清團隊就黃色燈對蛾類生物學習性的影響及防治效果相繼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于2005年申請獲得國家專利“新概念防蛾燈”,并在河南駐馬店、信陽五里堡茶場進行應用試驗,證明防蛾燈在防止害蟲侵入、阻害交尾、防止產卵、防止吸食方面有不錯的效果。
2019年,河南云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武予清團隊共同合作開發了新款防蛾燈,在設備光源、設備穩定性、設備外觀等方面進行了全新升級,并在河南信陽光山茶園、貴州甕安茶園、四川邛崍市文君茶葉基地進行了應用示范,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2021年,云飛“新型防蛾燈”已經在多地進行安裝使用,以獨有的綠色防控方式為多地實現農藥零增長,促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提升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水平,積極為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和品牌強農助力。